学习目标;
1、知识与能力:
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,包括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、影响和结局。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、原因、特征。
2、过程与方法:
列表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,特征和原因。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
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,增强爱国情怀。
学习重点: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。
学习难点: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。
自主学习
(一)阅读课本“状元实业家张謇”一目,请思考
1、背景: 签订后,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、开采矿山,直接剥削中国人民。
2、事迹:清末状元 提出了“ ”的口号,毅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
等一系列企业。
3、 年,创办的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。
(二): 阅读课本“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”一目,请思考
1、从 到 末年,我国虽然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,但受到 的阻碍,难以生存和发展。
2、 的成功,冲击了封建制度,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。
3、 期间,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,进入了“ ”。
4、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 、 、 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、图发展,总的说来是 。
5、从行业上看,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 部门。
6、地区之间发展不 , 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,而在广大内地确非常薄弱。
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
采用同桌→小组→师生探究的形式
师生共同解决上述问题,教师帮助学生总结问题答案
探究一:列表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、特征和原因
探究二: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,出现“黄金时代”?
探究三: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总体上有何特点?根本原因是什么?
课堂小结
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
一、状元实业家张謇
二、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
1、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民族工业的萌芽
2、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“黄金时代”
3、一战后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
三、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
1、集中于轻工业。
2、集中于沿海地区。
3、整体水平落后,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。
检测反馈
(一)选择题:
1、中国民族工业的萌芽开始于.:( )
A.辛亥革命时期 B.洋务运动时期 C.甲午中日战争后 D新中国成立后
2、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、开采矿山,这种现象出现于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?
A、《南京条约》 B 、《马关条约》 C 、《辛丑条约》 D 、《北京条约》
3、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“黄金时代”是指( )
A、19世纪60-70年代 B、19世纪末20世纪初 C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、解放战争时期
4、下列不属于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座大山的是( )
A、民族资本主义 B、封建主义 C 、官僚资本主义 D 、帝国主义
5、从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中,我们能认识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( )
A、均衡发展 B、迅猛发展 C 、曲折发展 D 、持续发展
6、中国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,进入“黄金时期”的主要原因是:( )
A、中国参战需要耗费大量物质 B、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
C、张謇提出“实业救国”,得到广泛扶持D、“重农抑商”的传统观念在大战中被打败
(二)、材料题
材料一: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:
年份
|
拥有厂家
|
拥有资本
|
工人人数
|
1913年
|
698家
|
33亿元
|
27万人
|
1920年
|
1795家
|
50亿元
|
55万人
|
材料二:一战后不久,中国铁厂积货如山,无人过问,至于闭炉停机。纱厂结账,大多无利,其它工业也皆消沉。
请回答:
2、材料一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?出现这种情况的国际、国内原因分别是什么?
3、材料二说到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状况?
3、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,我们应该学习张謇等人什么样可贵的精神?